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第 3 课 百日维新同步精品教案(改革史)★课标要求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康有为两次上书,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组织保国会,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掌握百日维新的开始的标志和基本内容。2、理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分析百日维新的进步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列表归纳和问题探究维新变法的内容,进行材料收集和讨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进步。2、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内容。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次变法的有关情况: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百日维新。建议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图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由此导入新课学习。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时间国别强占租借地或割占领土1897 年德国胶州湾1897 年俄国旅顺和大连1898 年法国广州湾11898 年英国“新界”和威海卫戊戌年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又达到一个狂潮。1897 年,光绪二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