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班级高一授课时间11 月 12 日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2)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培养运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2)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五四风雷——五四精神:团结、进步、爱国(核心)、科学1、 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2)政治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识(5)导火线: 。 2、 过程阶段时间中心主力主 要 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1919.5.4-6.5初 步 胜 利 :释 放 被 捕 学生 ; 罢 免曹 、 章 、陆 ; 拒 签 和约。第二阶段6.5 以后3、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革命运动;(2)特点: 是先锋、 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是领导(3)作用:促进了______________的传播。 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 并同工人运动日益结合;(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4) 外部条件:__________的帮助。2、成立:标志— (1)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地点: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 13 人。(2)内容:(1)确立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党的奋斗目标:推翻__________政权,建立__________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工作中心是组织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成立党的中央机构——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书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