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S 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范文篇一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语气的把握感受齐王、晏子不同的人物形象。 2、通过抓关键词“很久、一滴、干了、枯黄”,拓展训练写话,培育扩写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话了解“劝说”的委婉形式及技巧,并学习晏子劝说的表达句式。 4、学习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战胜天灾,同时了解到今日科技的进展,认识“科技控雨”的知识,学会用进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劝说“打比方”“反问”的表达特点,并学习晏子劝说的表达句式。 2、 教学难点了解晏子委婉劝说的策略。 教学方法 用情境教学法出示“天旱”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着急”的情感;分角色朗读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启发教学认识打比方和反问句式的表达特点和效果,并学习该语句的表达形式,达到迁移运用、学会语言的教学目的。 学习方法 看图写话,说写中理解“枯黄”、“着急”等词的内蕴。 听读、分角色读,读中把握人物语气,从而感悟人物形象“齐王的忧民、无策”“晏子的善谏、智慧”。 说写结合学习打比方、反问的表达方式。 媒体链接认识科技的进展对降雨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晏子和齐王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网络了解目前科技降雨的一些知识。2、多媒体课件、写话本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直奔主题,认识主要人物 1、导入:今日我们学习《晏子劝齐王》(齐读课题)。从课题我们知道,本课的主要人物是“晏子”和“齐王”。 2、你对这两位历史人物有什么了解?谁来给我们说说?(学生汇报、多媒体再出示人物简介的资料。) 3、扣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课题的中心词是哪一个?(“劝”),书空“劝”。谁能用“劝”来组词造句?(通过组词造句体会“劝”的用法、情境。)那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学习运用‘拓展课题’的方式来概括,“本课主要讲齐国久旱,晏子劝说齐王放弃向山神、河神求雨,发动百姓,掘井灌溉、战胜了天灾”。 4、听朗读,强化全文感知,强化主要内容的感知。 二、品读“劝谏”感受人物形象 1、出示课件,展示天旱,学生拓展描写。“这样的旱情,百姓将颗粒无收,焦急无策;齐王痛惜百姓,为百姓将挨饿过上苦日子而着急万分,此情此景齐王会怎么说怎么做?(向山神求雨) 2、出示文中插图,图中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展现了晏子劝说齐王的场景)。结合插图和你的了解,说说怎样的齐王?怎样的晏子? 高高在上的齐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