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三篇篇一 学习目标: 1、学会 8 个字,认识 7 个字,正确读写生字词,结合上下文体会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讨论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竺可桢在科学讨论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杏花开花吗?你知道每年第一朵杏花开花在什么时候吗? 今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竺可桢爷爷,他为了了解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整整等了一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生字情况。 ⒈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多读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⒉同桌互查。 ⒊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⒋快速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学习课文第 1-5 自然段,了解第一次看杏花的过程。 ⒈自由读第 1-5 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⒉小组讨论(学生可互相解答,老师只作点拨)。 ⒊引导学生体会:“弯下腰来”说明竺可桢爷爷平易近人。“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花是那天开的”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⒋指导朗读。 四、作业:收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前半部分,知道了竺可桢爷爷第一次看杏花时并没有看到第一朵杏花的开放,他说:“那我明年一定要看到第一朵杏花”。那么,第二年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了吗?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后面的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 6-15 自然段。 ⒈读第 6-15 自然段,想想你又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⒉学生沟通。(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叮嘱,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⒊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情境一:出示一副春景图,体会“吹皱” “吹醒” “吹绿”“吹鼓”的景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第 6 自然段。 情境二:创设对话情境,角色朗读,体会感情。 ①出示投影片。(提示:想象他们会怎样说?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