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RS的应用1、2、9、10、13GPS的应用5、6、11GIS的应用与数字地球2、3、4、7、8、1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15福州模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千克,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据此回答1~2题:1.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下图所示的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地理信息技术是()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1.B2.B第1题,遥感技术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可用于监测水稻长势。第2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2014年江苏地理)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解析:3.B4.D第3题,遥感可以直观反映堰塞湖的范围,但要预测堰塞湖水位上升速度、淹没范围,以及需要转移的人口等,则需要对降水、地形、堰塞体的大小、区域人口分布等多种地理因素进行空间分析与评价,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第4题,堰塞体阻塞水流,类似于水库的大坝。甲点位于河道的上游方向,因此海拔比下游方向的丁点高。甲点位于堰塞湖面,丙点位于堰塞体上,堰塞体海拔高于堰塞湖面。乙位于滑坡体顶部,在四地中海拔最高,故D项正确。“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M表示()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6.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解析:5.C6.B第5题,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即生成电子地图,将该电子地图输入车载GPS,则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故选C项。第6题,考查GPS的利用,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其所在位置,即当地地理坐标。(2014衡水质检)“”读北京市住宅开发适宜性评价图,回答7~8题:7.编制评价图时考虑的因素有()①地形②科技水平③矿产地④交通条件⑤人口密度⑥公共服务设施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8.北京市住宅开发适宜性分析主要应用()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解析:7.C8.B第7题,住宅区的开发与科技、矿产地关系不大。第8题,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处理的功能。(2014重庆模拟)“”读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图,回答9~10题:9.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A.海平面上升B.风浪大C.降水量大D.河流输沙量大10.若某河段发生洪涝灾害,有关部门应利用()A.RS技术监测淹没面积变化B.GPS技术预测河流流量情况C.GIS技术确定洪涝河段位置D.GPS技术预测河流洪涝日数解析:9.B10.A第9题,台湾岛东岸夏季受夏季风和台风的双重影响,风浪大。第10题,R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监测,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定位,GI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分析。(2014北京西城一模)“下图为我国研发的渔信E”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1.该系统可为渔民和渔政管理提供的服务包括()①确定渔船位置②对在台风路径内船舶发出警告③海难报警④规划渔船航行路线⑤调度邻近船只组织救援⑥计算海水污染面积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解析:A从图中可看出该系统主要利用通信卫星和GPS卫星,则主要提供定位和通信服务,具体包括①②③⑤。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8分)华北电力系统引入了GIS系统,旨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