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语文听课报告 有幸听了康华丽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搭石》,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课堂上,康老师成熟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了同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第一、细心备课,整体把握教材 康老师首先提问,什么是搭石,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难遇见搭石,同学们的回答什么都有,随后康老师把搭石的图片展此刻前面,孩子们恍然大悟。 其次、详情处理,把握重点段落,句子,词语 对于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康老师领着孩子们反复诵读,理解其中含义。第一自然段讲解了什么是搭石,康老师随后提问,为什么要有搭石呢?孩子们已经反复诵读后很快地就能说出缘由。说出缘由后孩子都非常有成就好感。 课文有一段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的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康老师读、前面的,同学们读、抬起脚来,康老师读、后面的,同学们读、紧跟上去。这样反复读了几次,康老师渐渐加快了速度,让同学们切身体会了什么是协调有序。这个环节给我触动很大,不是单纯的讲解协调有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是在一个小嬉戏中让孩子们理解了协调有序的概念。 第三、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走搭石时,年轻人是背负老人过河的,主要表达了家乡人敬重老人的.优秀传统品德。可是,康老师引导孩子们、老年人怎们过河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是年轻人背着过河。康老师乘胜追击、那此时的这个老人年轻时怎样过河呢?同学们思索了一会说、他年轻的时候也背其他老人过河?康老师又问、那此时背老人过河的年轻人,年老的时候怎样过河?同学们这次毫不犹豫的回答、其他年轻人背着过河。所以,这表达了什么品德呀?同学们自然能回答出来啦。 听了康老师的语文课,更让我感受到、要想给孩子们一杯水,自我必需先有一片汪洋这句话的道理。所以,我们年轻老师要加强老师基本功的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老师。经过这次听课,开阔了我的眼界,看到了自我的缺乏,同时。对自我也提出了许多问题需要思索,怎样让自我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同学,怎样让同学喜爱上课,信任经过自我的不断努力,必需能拉近距离,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