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物理课件 《机械效率》物理课件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与输入功的百分比。以下我为大家整理共享了《机械效率》物理课件,欢迎阅读参考。 《机械效率》物理课件 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 η=W 有用/W 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 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动身,培育探究物理学的有关学问,深化生疏事物的力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让同学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培育同学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同学分析 同学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已对“功”有确定的生疏,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体会到“效率”的问题,为这节教学的开展和学问的理解奠定确定的基础。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 2、难点: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方法 W=F·S 二、新课教学 1、思考: 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建筑施工场地上的一堆沙子运上三楼? 通过比较三种做法哪些是有用的功,哪些是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引出机械的三种功,并总结出三种功之间的关系。引入机械效率。 2、有用功的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 有=Gh 3、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 额=W 总—W 有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磨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不仅要作有用功,还不得不作,不行避开的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4、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 总=FS 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总功是 500J,有用功是 400J,机械效率就是 400J/500J=0.8=80%。 6、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是 40%—50%,滑轮组的效率是 50%—7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是 60%—80%。 7、例题: 用一个动滑轮,将 2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高,拉力 F 为 120N,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