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我们一年级是新课程、新教材第二轮实验年级。在本学期即将结束时,我们根据新的评价理念和处的评价方案,通过口算、情景、操作等形式对本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进行了评价。 一、 口算测试: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而笔算又是以口算为基础的,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的基础提高口算的能力。这次对本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口算测试。我们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20 以内的加减法和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出了三份试题,每份题有 20 道,其中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加减法占 70%、填未知加数占 10%、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占 15%、未学过的 20 以内退位减法占 5%。然后采纳“先抽题号,再看算式说得数”的形式进行测试。能过对所有学生的测试可以看出:98%的学生对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够做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这是老师平常持之以恒坚持训练的结果,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填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方面的熟练程度不及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进位加。如一些学生在口算 7+()=16 时,思考一会才能说出得数,做不到脱口而出,有的还需要通过数手指算出。虽然,平常作业、试卷及游戏活动中也配有一定份量的练习。但缺乏持久性。所以在口算的熟练程度上不及单项口算,由此可见,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口算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熟练、灵活的口算目的。 二、情境测试: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因此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口算测试后,我们又根据本学期本年级的教学内容,出题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检测。两份题中均有图画应用题和图文应用题。检测中发现学生们通过观察图画,不仅能说出图中的条件,并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能正确地选择算法并列式计算。多数学生还能根据问题作答(口答),一部分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如学生通过观察鸡图,有的学生说:“公鸡有 4 只,母鸡有 8 只,一共有几只鸡?算式是 4+8=12(只)答一共有 12 只鸡。有的说:黄鸡有 9 只,白鸡有 3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