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枷锁”,还给学生自主的舞台摘要:在课改浪潮的冲击下,每晚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前辈对话,聆听魏书生、王晓春等专家的教诲,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刷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秉承叶澜教授“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教育思想,借鉴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时,打开“枷锁”还给学生自主的舞台,班级工作得心应手,我这个“甩手掌柜”常常优哉游哉。关键词:自主 演员 课程标准正文:担任多年班主任,又身处中心中学,为不给学校“捅娄子”,好多事我亲力亲为,身心疲惫不说,学生也不买账,于是我变成了典型的“消防队员”。在课改浪潮的冲击下,每晚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前辈对话,聆听魏书生、王晓春等专家的教诲,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刷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秉承叶澜教授“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教育思想,借鉴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时,打开“枷锁”还给学生自主的舞台,班级工作得心应手,我这个“甩手掌柜”常常优哉游哉。一、“我”是小演员 自主管理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让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在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树立自主管理的思想。简言之,“自我管理”,就是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导自己。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学生在校时间六小时,班主任不可能每个时间段都跟着学生。每一个空间,每一个时间,每一件事都有学生管理,都有学生去落实,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第 72 页同时也是被管理者。1、一人一角色青少年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获得集体成人的愿望和在集体中取得一定地位的要求。班集体内角色的多样性为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一个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班集体的需要,都能在班集体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活动和各自的角色与位置。本着“量体作衣”、“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原则,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次班会我就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理念。第一次班会前,让每个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想想自己愿意担任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