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听课学习总结范文 20xx 年 11 月 6 日—8 日,临沂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活动先后在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和沂水县沂新中学进行。这次优质课评选参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以及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和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四个课题的内容和活动都比较多,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对所有选手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幸的是经过各位选手精心的准备,使我在这次评选活动中看到了许多惊喜,收获了许多的经验也激发了一些思考,现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简单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惊喜与收获 1、重视实验和探究。这次竞赛,许多老师能把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落实了提倡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凸显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如“幼根的生长”,老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依次通过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推测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以及幼根的生长主要与哪些部位有关。再如“真菌的结构”“花的结构”、“发酵的原理”、“叶芽的结构”等,很多老师都在这些实验上花费了心思,一步步利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总结形成结论。这些老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让我们认识到:实验绝对不是一种验证性的过程,也不仅是实验技能的训练,我们要发挥它在知识生成中的作用。 2、课程资源丰富。参赛老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如实物、模型、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直观。如“制作米酒”,参赛老师录制了制作米酒的过程,把课本中单一的文字说明变成了老师或学生简单生动的演示说明,方法变得有趣而简单,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米酒文化”的介绍,让制作米酒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的要求延伸到了对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教材的文字、图片难以体现生物这门课程中鲜活的生命特征,所以我们就要尽量去利用身边直观的教学资源,如有实物就不用模型,有模型就不用图片,根据地方特点学校条件及学生情况去寻找一些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来落实我们的课程目标。 3、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离不开老师正确的方法指导,尤其表现在对难点的突破。《真菌》一节“观察青霉的结构”,很多选手指导学生利用法律规范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制作青霉的临时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