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标精解】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本课是培育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学生一方面对战争史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多满足于感官需求,缺乏层次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已具备了基本的学史方法和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初步掌握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但看问题不全面、挖掘历史现实意义尚有欠缺,个别学生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初中学生的认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且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育学生正确推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能力,学会抓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等问题,培育学生运用“现象与本质”、“辩证法”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进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