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1.1 数数 课题 第一节:数数(3 课时) 第 1 课时:数数(1)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参加人 二年级数学组 备课地点 二年级办公室 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 1—4 页,单元主题图、例 1、例 2、例 3 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1-3 题。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进一步培育数感,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育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仔细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参加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2. 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进一步培育数感,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育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仔细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参加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 10。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学策略 迁移,类推 核心素养 培育数感 教学准备 老师教具:主题图、小棒、计数器、课件。 学生学具: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主备人设计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一、定向激趣,欢乐导入 1.引入:同学们旅游过吗?去过哪里?旅游时关注了旅途中的数学信息吗? 2.观察:这是一些同学去三峡旅游时的画面,他们了解了一些与三峡相关的信息,请自由阅读。 课件出示教材第 1 页主题图,学生各自观察阅读信息:三峡大坝长 2309 米。第 3 期蓄水水位 175 米。距重庆大约有 600 千米。10000 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二、明确问题,欢乐发现 揭示课题:这里出现了一些比 100大的数,可见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100 以内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我们需要学习比 100 大的数。(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要认识这些数,我们先得会数这些数。今日我们一起学习数数。(板书课题:数数,齐读) 三、合作探究,欢乐体验 (一)教学例 1:回顾旧知,认识计数单位“千” 1.回顾旧知——课件出示小棒图: 1 根 1 根地数,10 根捆成 1 捆,板书: 10 个一是十。 10 根 10 根地数,100 根捆成一大捆,板书:10 个十是一百。 小结:“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同时圈出板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