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_第1页
1/6
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_第2页
2/6
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_第3页
3/6
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摘 要:进展低碳农业的基本路径是调整农业内部的经济结构,以黑龙江省为例,应从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副渔的附加值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因此,必须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包括: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利益补偿机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经验,推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究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型实现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推动龙头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低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29-0007-03 2025 年以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经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以传播。由于农业生产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农业中的能源消费构成了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因此,进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题中之应有义。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黑龙江省进展低探农业的有效路径是依靠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一、当前农业结构的特点 (一)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 2025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黑龙江省农用地总面积 3 950.45 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 2 440.43 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最高,为 61.77%;耕地 1 187.07 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位居第二,为 30.05%;牧草地 222.64 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63%;园地 6 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15%;其他农用地 94.4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2.39%。 从目前的土地利用结构上看,比较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林地、园地、牧草地占比超过了农用地总面积的 65%,有利于森林碳汇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 0.31 公顷(合 4.6 亩/人),远远超过全国人均耕地水平(1.4 亩/人)。因此,从短期看,黑龙江省的“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十分尖锐。 但是,从长期看,黑龙江省拥有众多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一旦进入资源枯竭期,必定要求城市定位转型,进展接续产业,这就不可避开地会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加上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铺开,也将对农业用地造成挤占。因此,从长期看,黑龙江省保护耕地面积、保护农业用地面积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二)农业附加值结构 2025 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平稳进展,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 113.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 1478.2 亿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