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题型3物质分类、性质及转化易错点专练命题角度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正误判断(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3)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5)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6)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7)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8)由NaH2PO2是正盐知H3PO2是一元酸()(9)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10)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11)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B.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C.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均为混合物D.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命题角度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正误判断(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3)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5)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4.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5.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甲乙丙丁AH2SO4Na2SO4NaOHNaClBKClK2CO3KOHHClCO2COCuOCDFeFeCl2ZnHCl命题角度3分散系、胶体6.判断正误(1)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2)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3)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4)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5)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6)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7)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8)“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7.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①胶体的吸附②盐类的水解③焰色反应④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1)判断是否为Fe(OH)3胶体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3)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1)×(2)×(3)×(4)×(5)×(6)×(7)×(8)√(9)×(10)×(11)×2.C3.(1)×(2)×(3)×(4)×(5)√(6)×(7)√4.C5.C[A项,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B项,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均不能反应;C项,各反应分别是甲和乙:O2+2CO=====2CO2,乙和丙:CO+CuO=====Cu+CO2,丙和丁:2CuO+C=====2Cu+CO2↑,丁和甲:C+O2=====CO2,丁→乙:2C+O2=====2CO。]6.(1)×(2)×(3)×(4)√(5)×(6)×(7)×(8)√7.B8.(1)丁达尔效应(2)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电泳(3)产生红褐色沉淀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4)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