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习题教学江苏靖江市第二中学 袁虹《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充分体现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应该充分体现在化学习题课中。长期以来,如何进行习题课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选题的合理性、训练的有效性、练习数量的可控性等问题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尤其在如今新的高考形势下,又出现了新的题型,如信息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等,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那么,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就这五方面能力谈谈我的一些见解。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取有效信息在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化学试题常把来自科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社会热点事例作为知识背景,与学科知识一起呈现出来,也有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相联系,这些题目往往阅读量较大,一道题目会占去大半页试卷,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会出现怕读怕做的现象,有的即使读也是一带而过,草草了事,这样可想而知题目正确率不高;也有的虽然读题很细心,但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耗去大量时间,导致考试时间来不及。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进行快速阅读,及时提取有效信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展开一道习题后,可以先让学生“复述”题意,复述是阅读理解题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复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复述的同时,让学生将抽象的、生疏的内容表述转化为直观的、熟悉的形式,尤其对图表信息更要细化:怎么看?表达了什么意思?再将数据或图像进行对比、处理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对题目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再与问题联系起来,提取出有效信息,找出正确答案。当然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的意义,我们可以在班上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集中注意问题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数据,弄清问题的每一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更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就能快速阅读,快速提取有效信息,从而为解题节省了时间。 例如:07 年海南高考题: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