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化学 学反应的焓变教案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的概念。2.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探究建议:查阅资料、交流探究。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讨论]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当中,有哪些反应伴随着能量(热量)变化?[引言]通过讨论知道,在化学反应当中,常件有能量变化,现在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板书] 化学反应的焓变一、反应热 焓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 (1)符号:用△H 表示。 (2)单位:一般采用 kJ/mol。 (3)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4)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设疑]例如:H2(g)+Cl2(g) = 2HCl(g)实验测得 lmol H2 与 lmol Cl2 反应生成 2 mol HCl 时放出 184.6 kJ 的热量,从微观角度应如何解释? [析疑] 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3kJ=679 kJ, 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 kJ, 反应热的计算:862kJ—679kJ=183kJ [讲述]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板书] (6)反应热表示方法:[学生阅读教材小结]① 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使反应本身能量降低,规定放热反应△H 为“一”,所以△H 为“一”或△H<0 时为放热反应。 上述反应 H2(g)+Cl2(g) = 2HCl(g),反应热测量的实验数据为 184.6 kJ/mol,与计算数据 183kJ/mol1很接近,一般用实验数据表示,所以△H =-184.6 kJ/mol。② 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方法吸收能量,使反应本身能量升高,规定△H 为“+”,所以△H 为“+”或△H>0 时为吸热反应。[板书] △H 为“+”或△H>0 时为吸热反应;△H 为“一”或△H<0 时为放热反应。[投影] [讲解] (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热量。反应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