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有感 论九年级化学新授课中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上周去区里另所学校上了一节复习课,课程内容是推断题的复习专题。由于之前去听过他们学校一节课,大概了解学生学习比较吃力,所以将原本一节课准备好的内容删掉了三分之二,只留了三分之一。然而,课堂效果完全出乎意料,从头到尾,班上只有一个女生能跟上,其他人完全跟不上节奏,基础知识一团浆糊。一节课上下来,挫败感十足。学生没有收获,我也沮丧之极。 为什么这节课如此失败?我想了很久,觉得和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 选课失败 推断专题作为一种常考题型,难度很高。它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审题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我在没有足够了解学情的前提下,上来就把如此难度的内容拿出来当专题讲,本身就是不合时宜的。假如先选择上册课本一块内容作为复习专题,课堂学习效果一定会好很多。所以,选课一定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 第二 教育机智不够 在上课之初,当带着学生复习到题干中的物质分类时,我就明显感觉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想到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就物质分类上节专题课。而是只想着完成自己预设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完全跟不上,最后的结果是虽然学生上了一节课,也努力想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是由于基础不足而了无收获。所以作为老师,在课堂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调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注重课堂生成环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九年级化学每到春天这个节点,既要抽出大部分时间训练实验,又要进行中招备考复习。学生还要体育训练。复习课是否有效率,直接影响六月份的中考成绩。但是假如学生基础不足,复习课的开展就很难起到拔高的作用。打好基础,应该成为新授课时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全力完成,不打折扣。 如何才能在新授课时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呢? 第一 提高课堂效率 新授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有意思的。尤其是化学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魅力和特点,比较容易吸引学生。老师在新授课时假如能够多花心思,适当增大课堂容量,尽量将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就容易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会扎实很多。 第二及时默写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刚学过的东西学生是很容易遗忘的。所以老师要每天对学生新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最好打印成电子版印成小页子,让学生限时默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遗忘了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将错误及时订正并多练习几遍,可以帮助学生恢复识记。日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