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问题探讨园林绿化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问题探讨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当前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与问题,从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园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园林;病虫害防治;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苏州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植物种类也逐渐变得丰富,同时病虫害的防治也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然而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本文就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一、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病虫害防治目的不明确,缺乏科学的防治理念 当前园林绿化管养工作实行承包模式,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对独立,与规划设计、施工种植、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相互脱离,缺乏协作。由于在承包模式下需要不断接受检查和评比记分,而且检查、评比又相对笼统模糊、评定标准局限于有无病虫害发生或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防治单位为应付检查,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形成了误区。错误地认为,多用农药就可以避开病虫害的发生,就可以起到有病虫治病虫、无病虫防病虫的作用,很少考虑到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安全。此外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评估标准,见病虫害就施药,以完全消灭为最终目的,用药过多过滥而不能用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 (2)对化学农药依赖较强,防治方式单一 由于化学农药具有见效快、经济有用的特点,长期被作为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广谱性化学农药的频繁大量使用,虽然对一些虫害、病害临时起到控制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杀伤了大量天敌,再加上对农药的选择种类缺乏针对性、防治方式较为单一,药物药理认识不足,造成病虫害抗药性逐年增强,致使防治后灾害频发,且发生周期越来越短,造成了恶性循环。像国槐尺蠖等几年发生一次的害虫,现在每年发生两次。使得一些次要害虫,如紫薇绒蚧、红蜘蛛、蚧壳虫等已逐渐上升为城市园林的主要害虫。 (3)防治器械落后,施药技术不科学 农药技术是涉及到农药制剂、农药行为、施药工具、作物生态、气象因素等多方面和多学科的一门系统工程,而不仅是单一的药物种类及药物学问题。其任务不仅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和对防治时机的把握。以前的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多采纳空心圆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