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答案 2025【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生活事件及适应】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活事件及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纳 Yong KS 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 433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 20 名网络成瘾者与 413 名非成瘾者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占被调查人数的 4.6%;对生活应激源各个维度的整体分析中,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考试失败、迷恋上网、形成不良习惯、自我评价发生较大变化、重修或重考等成为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区别于非成瘾大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重量表得分均低于非成瘾大学生(3.1±0.7/3.4±0.7、2.8±0.6/3.2±0.6、2.8±0.5/3.3±0.7,P 均 1.2.4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CSAS)[9] 共有 60 个项目,分为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 7 个重量表。每个项目采纳 1-5 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状况越好。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29[9]。 所有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实行分区负责。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所有调查表当场回收。 1.3 统计方法 t 检验、秩和检验和 χ2 检验。 2 结果 2.1 网络成瘾检出率在本次调查的 433 人中,符合 IAD 诊断条件的有 20 人,占 4.6%。其中男生 17 人,占 7.1%,女生 3 人,占 1.6%(χ�2=7.423,P=0.006)。在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上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评分差异比较 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 1)。将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的前 10个生活事件进行排序,发现对网络成瘾大学生产生重要心理影响的更多的是考试失败、迷恋上网、形成不良习惯、自我评价发生较大变化、重修或重考等一些负性生活事件(见表 2)。 表 3 显示网络成瘾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上得分低于非成瘾大学生。 2.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适应量表各维度及生活事件的相关回归分析 将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