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端午节的由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风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好玩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庆节日。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活动预备: 1.flash 故事《端午节的传奇》、《端午节的风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准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爱好。 师:看,老师今日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老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关怀理解。 师:刚刚故事里说了什么? 老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风俗。 1.从幼儿自身阅历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样子、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老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样子和颜色也有许多种呢。 2.玩赛龙舟嬉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欢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喧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嬉戏,并共享嬉戏的感受。 老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熬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呢! 〔四〕自主探究,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好玩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风俗。 1.供应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究端午节的常见风俗。 2.幼儿沟通探究结果。 老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老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连续查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活动延长: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尝试编蛋网兜。 生活区:连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好玩的活动。 语言区:讲讲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与传统故事。教学反思: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和情感,又由于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详细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熟悉,从而使幼儿喜爱祖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