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复习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6 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二、推断分析(6 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三、分析题(4 题,共 34 分)1、简述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2、画图题(每题 9 分,共 18 分)【其中画图 5 分,分析 4 分】四、计算题(2 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复习重点:第一章 导论一、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制造需求1、内容: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的供给就会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2、结论:(1)个别商品的供求不一致可以由价格进行调节(2)商品总量的供给与需求的一致始终得到满足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制造供给1、概念: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量,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刺激消费和投资,即大力扩张社会总需求。2、有效需求理论的三个方面内容:(1)对“有效需求”的分析:①有效需求这个概念包含三层意思,它指的是(A)社会的总需求,是一个总量的概念(B)有支付能力从而能够决定总就业量的需求(C)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从而可以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量的需求②凯恩斯认为就业量究竟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还是较低水平上,就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③有效需求包括两部分(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④凯恩斯认为,单纯依赖市场机制调节经济,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难以实现充分就业(2)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凯恩斯认为有三大心理因素影响有效需求①“消费倾向”是指人们随收入增长而增加储蓄的心理;② “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是指人们投资的信心,凯恩斯认为这种信心常常是不足的,甚至会突然崩溃;③“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把货币留在手上伺机投机的心理(3)讨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凯恩斯的主张集中表现为两点:①改善人们心理,刺激高消费,包括扩张政府的公共消费;激励和增强投资信心,必要时可由政府出面提供各种必要的和非必要的投资项目和机会②实行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收入政策,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最主要的内容)3、有效需求理论的评价:有效需求理论推翻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