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经典诵读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整合》讨论实 施 方 案——仪陇县立山镇小学校课题组一、 课题的提出1、讨论的背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 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中华古诗文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 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 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行。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教的思想一脉相承,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江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 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进展的精神支撑。”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 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 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无论经受怎样的风浪,都能昂首挺胸地走出来。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 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进展的有效载体。儿童 文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樊发稼老师说:“诗歌,天然地 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 道, 都有着诗的品质。 所以这样的诗句, 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 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 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 烙上一个印记, 带来一种节奏。 ” 老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 有真性情的好人。”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一个人不喜爱诗,何以文学 兴趣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世界本质上是诗的,诗 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 阔。“少年若天成。”小学阶段诵读诗文符合学生的生心理特点,也一定 能为孩子营造欢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可是,在改革开放的今日,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各国文化的冲击下,我们 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