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营改增”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进展的深度剖析对“营改增”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进展的深度剖析 摘 要:从宏观角度看,“营改增”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协调进展。 关键词:“营改增”;国民经济;协调进展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8-0094-02 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又将“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 10 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微观角度看,“营改增” 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进展能力。从宏观角度看,“营改增”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进展。“营改增”的微观作用便于理解,但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进展”的宏观意义并非人人清楚。 一、“营改增”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结构。根据三次产业理论,随着一国经济的进展,第三产业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高低是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和国民经济进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不仅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水平,甚至还落后于低收入国家。这与我国人均 GDP 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极不相称。而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反的是,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2 倍,同样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人均 GDP 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后果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进展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和低就业。而且,经济进展越快,能耗越多,污染越重。因此,我国国民经济要能够持续健康进展,必须大力进展第三产业。 我国目前营业税的纳税人都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大多数企业是营业税的纳税人。而且营业税存在重复纳税,三次产业内部分工越细,重复征税就严重。由于“营改增” 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进展能力的微观作用,因而可以推动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