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班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生疏一、教材分析。 这一局部教材主要讲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使同学初步生疏除法的含义。教科书先通过例 1 让同学亲自动手分一些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接着通过例 2 的图画使同学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在此根底上,再通过例 3 用一幅集合图来表示这种分法,以便给同学形成这种分法的正确表象,然后说明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为了使同学更好地理解这种分法,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都支配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同学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要求同学说出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和各局部的名称,关怀同学初步建立除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同学生疏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育同学的动手实践力量和初步语言表达力量; 4、培育同学探究学问的力量和对除法的深厚爱好; 5、教育同学热忱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同学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动身,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符合同学大认知规律; 2、课堂上留意同学多方面的进展,实现三为目标; 3、立足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力量; 4、教学过程中,留意创设情境和气氛。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支配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任凭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同学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其次次动手操作和老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同学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同学动手操作。 3、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同学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知同学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同学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仿照老马的分法进展分,最终请一个同学上台呈现,关怀同学解决了平均分。 4、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老师指出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5、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