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2015·马鞍山质检)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影响,其空间分布不断变化。下图为我国1980—2010年水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读图回答1~2题。1.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A.迁移距离和幅度小于面积重心B.主要迁移方向表现为北进东移C.总体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D.与种植重心空间变化规律不一致2.我国水稻重心迁移轨迹表明()A.西北地区的水稻总产量增加B.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地位上升C.北方地区水稻生产效率上升D.西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1.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稻生产的空间变化。据图可知,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迁移距离和幅度大于面积重心;两者主要迁移方向都表现为北进东移;面积重心可以等同于种植重心,故产量重心与种植重心空间变化规律一致;从空间上看,我国水稻产量重心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即南方地区。2.C【解析】据图可知,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与面积中心主要迁移方向都表现为北进东移,说明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地位下降,北方地区的水稻生产量与种植面积增加,生产效率上升。西北地区的水稻总产量增加,西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与图中信息不符。(2016·合肥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完成3~4题。3.甲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A.印度恒河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美国中部平原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4.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商品率高D.市场适应性差3.A【解析】读图可知甲农业类型种植业比重大,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最有可能是季风水田农业。印度恒河平原主要发展季风水田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中部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4.D【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可知乙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商品率高,应为混合农业,其显著特点是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对市场的适应性强,而丙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其市场适应性不如混合农业。(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三模)“五常大米香天下”,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下图为五常市区域简图。读图完成5~6题。5.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地形平坦②优越的气候条件③水源充足④土壤肥沃,化肥施用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列关于五常市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大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5.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地形不能影响作物质量的优劣,①错误。气候影响作物的生长期、养分积累的多少、品质的优劣,②正确。水源充足是水稻生长的必要条件,不是区域水稻品质差异的因素,③错误。土壤肥力影响水稻的长势、产量、品质优劣,④正确。6.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特点。读图可知,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纬度高,河流冰期长,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2015·泉州质检)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8.根据④⑤⑧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9.随着农业的发展,⑤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湿地增加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7.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大气降水是河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澳大利亚各流域平均径流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降水,即气候,而各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8.D【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④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区,降水充足且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宜乳畜业发展;⑤流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