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培训材料: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本学期使用的是人音版新教材,本教材突出素养教育中音乐学科的特点,结合城乡学校实际,以审美为核心,以知识为线索,注重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本册教材共有 10 课,每课一个主题,包括“倾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内容。教材内容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以下根据音乐的四个学习领域和教材编排以及教材解读培训作较为细致的分析。(一)感受与鉴赏进一步培育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注意让学生有重点的倾听。在乐曲的倾听过程中要重点感受节奏,听辩乐器的音色,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涂颜色、动作或画线条的方法,表现自己听到的声音。(二)歌唱表演歌唱表演的教材每一单元的演唱数量为两首歌曲 ,但篇幅增大演唱难度也相应提高。老师在学生演唱歌曲时,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声音,在唱歌过程中逐渐培育学生的歌唱技巧。可让学生跟着范唱或录音轻声唱“Lu”或“La”,感受歌曲的时候,适当加入,也会受到熟悉旋律,统一声音的效果。(三)器乐学习继续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探究演奏方法,设计敲击的方式,尝试效果。认识音阶,说出各个音符的唱名。 (四)编创与活动能主动参加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进展学生的制造意识。比如为歌曲编唱新歌词;在歌曲唱会以后,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或者七个音编创旋律,并表达自己的情感。特别强调视唱、知识、练耳部分:(1)读谱知识:如音符唱名,人声的分类,速度记号等。(2)视唱部分:唱会歌曲以后唱唱名。看谁唱得清楚、准确。(3)练耳部分:注重对音高感受的积累,开口唱出歌谱,老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程度,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小学音乐第七册教材解读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七册教材继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第二单元《国歌》、第五单元《妈妈的歌》、第七单元《回声》等等。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进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第四单元《欢乐的课间》、第五单元《妈妈的歌》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注重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