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进展学生思维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改的深化,老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因此,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老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进而进展学生的思维。一、感悟教材资源,激活学生思维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充分关注学生,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学生融入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98 页“认识几分之一”一课,课件出示,野餐活动场面,秋天到了因野里一派丰收景象,学校准备组织一次野餐活动,你想参加吗?小华和小芸也参加了,他们带了 4 个苹果,2 瓶矿泉水,一个蛋糕,怎样分这些食品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谁来分一分?每人半个蛋糕用什么数表示?……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例题场景中,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认识几分之一上来。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内化知识与外化运用的议知飞跃,同时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还安排了固定栏目”你知道吗?“这些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许多与数学有关的常识,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从而让教材发挥其知识与信息载体的最大效能。二、开放教材资源,发散学生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老师在教学中,应从进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精心设计,合理重组 ,化单一为多元,变封闭为开放。比如,本人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一课,第 43 页,练习第 1 题时,将原题“把向右平移 4 格后得到的 涂上颜色。”改为“说一说三艘 分别是向( )平移( )格。由封闭题变为开放题,由锁定单一结果而走向多元开放,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思维异常活跃。在探究与合作中,得到多种答案。学生的思维在宽松和开放的时空里得以提升。三、拓展教材资源,深化学生思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即要制造性地使用教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适当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进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12 页第 8 题时,题目是要求学生“量出下每个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给出了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