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五节函数的单调性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会利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2.掌握简单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会用函数的单调性处理问题.教学重点:函数的单调性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法指导:注意体会例题中所讲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复习:1.单调函数及单调区间(1)增函数:对任意 x1,x2∈[a,b],则为[a,b]的增函数.在[a,b 上的图象从左向右看,曲线逐渐上升,如图(2)减函数:对任意 x1,x2∈[a,b],x1<x2,则为[a,b]的减函数.从图象上看,从左向右曲线逐渐下降.如图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一定要用定义,其步骤为:(1)任取 x1,x2∈M,且 x10 时,函数在(-1,1)上递减;a<0 时,函数在(-1,1)上递增.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和单调性相同,那么是增函数;如果和单调性相反,那么是减函数.即的单调规律是“同则增,异则减”,即与 g(x)若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则必为增函数,若具有不同的单调性,则必为减函数.讨论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是:① 求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② 把复合函数分解成若干个常见的基本函数,并判定其单调性;③ 把中间变量的变化范围转化成自变量的变化范围;④ 根据上述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律判定其单调性.(如下表)t=g(x)y=f(t)y=f[g(x)]增增增增减减减增减减减增4.函数的单调性在比较大小,解不等式及求参数范围中的运用.[例如] 设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 ,若, ,求 x 的取值范围.[解] ,令 x=9,y=3,∴,又 ,∴,又 ,由 ,由在上为增函数,得 故 x 的取值范围是 5.函数的单调性在函数的诸多性质当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函数在每年高考中,是占有较大比重的,所以说,函数的单调性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一点不为过.前些年考察用定义来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近些年,题型在不断翻新.题目是“恒成立”的题,考察的都是函数的单调性.考得较“隐蔽”,如下面的例子就是典型一例。有的题目明摆的是考查单调性,却与“探索”连在一起,虽然熟悉单调性的证明,如果平时不加强多题型的训练,也不一定能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例如]设 ,其中 n∈R,n 是任意给定的自然数.且 n≥2,如果在 x∈(-∞,1]上有意义,求 a 的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