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素材 中图版选修1

高二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素材 中图版选修1_第1页
1/4
高二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素材 中图版选修1_第2页
2/4
高二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素材 中图版选修1_第3页
3/4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相关素材中微子地球演化说是一种关于地球演化的科学假说。 1996 年,由青年学者张国文提出。 地球演化的能源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板块运动和我们所熟知的其他一些地球运动和现象,如地球磁场的形成和维持、钱德勒晃动以及地球自转的其他不均匀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地球内部的分层和热运动、地热流的释放等的能量来源都没有十分确切的答案。然而,在地球的形成和一系列演化过程中,能量的产生、迁移、转化和消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找到了地球演化的能量来源就等于解决了地球科学的主要问题。该学说认为,地球演化的能源来源于太阳中微子。 中微子( neutrino )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 W.Pauli )预言的一种不带电、静止质量极小或为零的中性小粒子( 1930 )。 H.Bethe 和 R.Peierls 经过估算得出中微子在原子核上浮获的截面约为 10 的负 43 次方厘米 / 核子( 1934 )。柯温和莱因斯通过核反应堆发出的反中微子与质子碰撞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 1956 ),实验探测到的中微子的反应截面与 H.Bethe 和 R.Peierls 的估算基本吻合。据此,物理学家认为绝大多数中微子能够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以及其他任何行星和恒星。 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在不断地产生大量中微子,向四周辐射。标准理论预言,在由四个质子( P )转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过程中要释放两个中微子。据此可以推算,太阳中微子抵达地球表面时 , 每平方厘米每秒钟约为 660 亿个。 一年内到达地球的太阳中微子的能量为: 1790 万亿亿焦耳。这个能量是地球每年以火山、地震和地表热流等形式消耗能量的 167 倍。所以,只要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中微子被地球吸收,就足以为地球的各种演化提供能量。 中微子地球演化说认为,太阳中微子进入地球后,将与地球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作用,归纳起来可能有如下几种: 1. 康普顿散射 2. 中微子生电子效应 3. 中微子韧致辐射 4. 中微子对湮灭生成光子 5. 中微子对湮灭生成电子对 6. 电子俘获 快中微子或者说高频率的中微子反应截面较小(不易与物质作用),当中微子被减速,使其运动速度(或频率)慢到与原子核内的中微子相近时(此时中微子就变成了热中微子),它便更容易参与反应(弱相互作用)。 因此,太阳中微子进入地球,经过一定物质散射、减速,频率变低或速度变慢的热中微子,便与地球物质反应,提供地球演化的能量。 中微子地球演化说不仅较好地解释了板块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素材 中图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