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第一课:中国民歌。教学内容:<1>简介中国民歌。<2>学唱歌曲《盼红军》。<3>欣赏一组民歌。<4>活动与练习。教学目的:<1>通过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增长知识,为欣赏各地民歌作好铺垫。<2>了解《盼红军》的内容,领略四川小调的风格。<3>通过欣赏一组不同地区风格与特点的民歌,感受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4>活动与练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重难点:演唱与欣赏民歌是本课的重点,怎样听辨号子、山歌、小调是难点。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使用平台)a、什么是民歌。b、民歌类及特点。(1)动号子(产生、呼号、统一、有力、粗犷)(2)山歌(山、田、抒发高原、平原、草原)(3)小调(城镇、编好、优美、规整)2、欣赏一组民歌a、《川江船夫号子》(教参)b、《上去高山看平川》(教参)c、《绣舍匾》(教参)3、练习:4、5、6。第二课时:学习四川民歌《盼红军》(使用平台)1、 介绍歌曲的内容和时代背景。2、 分析歌曲。(切分音节奏,音程跳动。)3、 节奏练习:听记节奏:X X X X . X X X X4、 视唱旋律复习 bE 大调音阶。找出歌曲出现几千音(1、2、3、4、5、6)是典型的五声调式。学唱旋律(注意流畅,跳跃)5、学习歌词,加深对歌曲的内容了解。6、学唱歌词:(1)、注意连贯、圆润的一字多音唱法。(2)、注意音程跳动 唱得连贯,换气要快。(3)、弱起拍子 衔接紧凑。7、练习:1、2、3教学后记;(1)、学生对中国民歌有进一步的认识,但还是有点枯燥,不感兴趣。(2)、会唱《盼红军》,但很难唱出四川民歌的味道,特别是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唱得不理想。第二课:休止符。教学内容:<1>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2>学唱《渴望春天》。<3>活动与练习。教学目的:<1>认识并学会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2>启发学生用中速、抒情、甜美的歌声来演唱《渴望春天》,从而激发起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是通过练习亚了解与初步学会三种休止符的停顿。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三种休止符的停顿。1、 玩游戏:1 2 0 4 5 0 0 8 9 10 1 2 0 0 5 6 7 0 0 10 1 2 0 0 0 0 7 8 0 10 1 0 2 0 0 6 0 0 9 10通过这样的节奏游戏让学生感受与理解全休止符与二休止符的停顿时间。2、 讲解休止符的概念及符号。(注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