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一年级学业评价方案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着眼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美和表现美、制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制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坚持水平、现状评估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进展情况,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过程。 二、评价目标 1、通过全方位动态评价,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与创新精神的培育,实行多种评价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进展,并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育,肯定学生的进步与进展。 2、通过有效的评价,改进老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与制造性。 3、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进展。 三、考查内容、项目及标准 评价仅仅是个手段,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教育的全过程。所以,考查学生就一定要多元化,既要有过程评价也要有终结性评价。不能靠一张画或一次活动来简单的评价学生,也不能笼统的给一个等级或是考一张试卷。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生的质量评价。老师要对学生的可持续进展有所掌控,学生自己也对自己的美术成长有一个纵向的比较。 考查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查的内容包括一年级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考查项目:1、学业质量跟踪评价(平常考查)2、手工制作 本学期考察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标准: 平常考察(40%) (一)工具准备:能按老师要求做好工具的准备,满足创作要求。(每节课能否根据要求带齐工具,带齐 3 颗星,少带 2 颗星,没带工具 1 颗星。) (二)课堂表现:课堂上积极参加讨论,发言 1 次以上,大胆创作。(每节课能否积极参加到课堂中,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表现积极 3 颗星,参加课堂 2 颗星,表现不仔细 1 颗星。) (三)作业展评:创作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好评。(每节课能否仔细完成作业并有所创新,优秀作业得到好评 3 颗星,仔细完成作业 2 颗星,没有完成作业 1 颗星。) (四)习惯养成:工具、课桌面摆放干净,不随手丢弃字纸等垃圾,及时完成作品。(每节课能否根据要求工具摆放整齐,注意个人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