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识字 7》今日,听了老师执教的《识字 7》,我感觉李老师的课就像淡淡的茉莉,把知识的缕缕清香浸入孩子们的心脾;李老师的课也像皎皎皓月,为孩子们在求知的路上指引了方向;李老师的课更像清新的小诗,通俗易懂,却多见精妙之处。下面,我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一、寓教于乐 传授知识与技能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认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沟通时,李老师就用交朋友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亲切的交谈,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和朋友时,已经被李老师巧妙地带入了学习内容所以,当出示韵文后,那些生字在孩子们眼里已经生动、鲜活起来。它让孩子们联想到自己和熟悉的亲人或朋友。孩子们同意去认识这些姓。在接下来的认读生字的过程中李老师创设了“和生字宝宝打招呼”、“摘苹果”、“送生字宝宝回家”、“拍手读韵文”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愉快识字。我认为,这是一堂朴实无华又不乏童趣的课。、二、点石成金 注重过程与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堂课在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有效指导这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例如:在如何记生字这个环节上,老师以介绍自己的李姓为例,抛砖引玉,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才华、彰显个性的空间,课堂上精彩纷呈。像“一个人喝了一瓶可乐”记“何”字、“一个女的生了一个宝宝,但我不知道他姓什么”记“姓字”这样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令人赞叹。在认读生字的过程中,李老师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根据“借助拼音朗读韵文,文中识字—带拼音认读单个生字—去拼音认读单个生字—再读韵文巩固识字”的步骤进行教学。认读形式也比较多样:指名读、分组读、范读、男女赛读、拍手读等。这堂课中,我们常能听到李老师精要的点拨和提问。如:“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或容易写错的,能提醒大家注意吗?”“怎样才能把字写的美美的呢?”这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热烈的沟通和探讨中学生巩固了识字,也增强了合作意识。此外,这堂课中,“生活识字”的大语文教学观也得到了体现。我觉得这是一堂符合课改理念又不流于形式的课。三、润物无声 培育情感与态度这堂课,李老师自始至终注重了将汉字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情感。如:课堂伊始,传承千年的启蒙读物《百家姓》就吸引了孩子们。而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