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画教学目标: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认识“辶、 ”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认识“辶、 ”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课前准备:1、一幅山水画挂图。2、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老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老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3.老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4.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沟通(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5.老师导言:认真看,画上题了哪些字?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6.学生读诗。7.老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假如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4.老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 10 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5.学生读生字,老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 个易错的重点字。(3)抽读重点字。(4)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