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仰慕之情。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仔细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抢救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怀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二、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进展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达,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对“博爱”之情的更深理解。三、教学目标:1、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育综合概括能力。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四、重点与难点: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的揣摩,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五、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提示“迅”的笔顺。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课件出示相关材料(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鲁迅的文章、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合作沟通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 ⑴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 课件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⑵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 生:……(让生小组讨论沟通,后全班汇报。) 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 ⑴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