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小学生有效习作《课程标准》提出“老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还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师要紧紧扣住阅读教学这个契机,把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渗透到作文教学之中,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但是现实的阅读与作文教学有些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两者脱节的现象。多年来语文教学,打的是听、说、读、写并举的旗号,实际上是阅读教学唱主角。老师只注意对文本进行单纯的分析和探讨,对表面物质进行解读,分析完课文似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对于作文教学,老师更关注每一单元后的习作,提出写作要求,出示范文,学生练写、老师批,很少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可以说现实中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就像是两条平行线,严重阻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如何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架构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小学阶段,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进行有效习作呢?在这三年来,我从积累、仿写和想象三方面做了努力。一、积累——厚积方可薄发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水的厚积是大船乘风破浪的前提,风的厚积是鲲鹏展翅高飞的依托。其中蕴含着一个真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我们所用这套教材中,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文中都不乏好词及生动的描写:《我的“长生果”》一课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唯一的听众》一课,从典型事例中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舞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篇篇课文,大处、小处;雄伟的、细腻的,大到人生哲理,小到文章的遣词造句,写得生动而又精彩。我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抓住了作为写作初学者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积累文中好词佳句作为孩子们厚积的重要途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加强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培育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对给定文章的词、句围绕中心加以解释和体会,包括解释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