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Ⅱ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jìn)谂知(shěn)荆杞(qǐ)解甲归田(jiě)B.磐石(pán)慰藉(jiè)剽窃(piāo)义愤填膺(yīng)C.舴艋(zhà)崔嵬(wéi)漫嗟(jiē)搵英雄泪(wèn)D.气氛(fēn)悄然(qiǎo)暮霭(ǎi)灯影幢幢(zhu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 孝悌 援木求鱼 钟鼓馔玉B,徘徊 苍海 一诺千金 心有灵犀C.枷锁 鲲鹏 庠序之教 良晨美景D.彷徨 凝噎 惊心动魄 春寒料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_古代的儒生戴冠冕,__________后来称呼文人为“儒冠”,杜甫诗中有“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诗句。② 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历史上一位最不得意者最得意的浪漫情怀。假如没有李白,中华民族的文化将______减色。③ 假如只会用一些“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等概念去讲我们的词曲,_______要弄成去粗取精的后果。A.因为/所以 黯然 不免B.由于/所以 黯然 未免C.由于/因此 黯然 未免D.因为/因此 黯然 不免4.下列格句中,加点的成员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草原赤狐“晶晶”任凭电筒光照射到它身上或是照相机“咔咔”作响,它都安之若素。其实,只要互不损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就这么简单。B.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信手拈来古人古事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C.当人们纷纷向云南灾区捐钱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D.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十一”前后将有二十六青年老师乔迁新居,于是他们个个弹冠相庆。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