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 备课时间:2007 年 3 月 2 日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俄国 1917 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究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进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时间:1917 年 3 月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别性和临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进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定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 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 4 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