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整改突出问题【2025 年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总结】 2025 年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总结为仔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指示精神,结合我村前阶段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对比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实际,深化查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一)脱贫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擅自扩大收入统计范围; 当年纳入的扶贫对象当年就宣布脱贫; 帮扶成效不明显的扶贫对象就认定脱贫; “两不愁、三保障”没有真正落实的扶贫对象就确定脱贫; 验收人员不上门、贫困农户没签字等退出程序不到位的扶贫对象也认定脱贫。 (二)对象识别不准。主要表现在:“四类人员”清理不彻底; 拆户拼户现象仍然存在; 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人为划线; 优亲厚友致使富裕对象成为贫困户,少数符合条件真正贫困的对象未纳入; 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动态调整不到位。 (三)资金项目监管不严。主要表现在: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出现未批先建、批甲建乙、偷工减料等严重问题; 扶贫资金虚报冒领、贪占挪用也时有发生; 资金报账不及时,滞留闲置情况严重; 涉农资金整合比例不高; 公告公示流于形式。 (四)帮扶工作不实。主要表现在:驻村干部不驻村,结对帮扶挂虚名,帮扶工作流于形式; 帮扶措施不精准,以发钱发物代替帮扶,脱贫措施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 帮扶管理不精准,考勤制度未落实,帮扶台账未建立。 (五)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群众知晓扶贫政策不多; 组织引导不到位,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加度不高; 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强,带领群众自主脱贫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 (六)工作落实不力。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不够精准,工作督促不够到位,政策执行不够落地,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产业扶贫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教育扶贫政策措施不够落实,健康扶贫配套措施不够健全,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工作推动缺乏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跟不上; 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展缓慢; 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帮扶力量薄弱。 各村委会和县、乡帮扶工作队要对比上述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查摆,深化剖析问题原因,不能“就人论人”“就地论地”“就事论事”,要多从主观上找差距,少从客观上找理由,着力查找问题根源。一查重视程度高不高,看是否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