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反思 做一个能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有句名言说得非常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听取孩子的意见可以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取家长的意见可以知道家长的需求,听取领导的意见可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悟,源于我看到的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隋末随父亲起兵反隋,唐朝建立后,被封为秦王。后来镇压农民起义军,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后,得到了太子之位,后来继承了地位。他在位时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出现了当时很有名气的“贞观之治”。 从文中我了解到,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有一位敢于直言自己意见的大臣叫魏徽,她常把自己的意见毫无顾忌的向唐太宗说说,当然有些时候他也不可避开的戳到了唐太宗的痛处。但是,唐太宗每次都会仔细的听取,最终接受了大量的建议。有一次,唐太宗政在后宫玩外国进贡的秃鹰,玩得非常快乐。他看到了魏徽走来,赶紧把秃鹰放在了怀里。哪知道魏徽早就看到了他的这个动作,直接就说皇帝这个时间不该贪恋享受,而且说的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唐太宗只得一边应付着魏徽,一边担心着心爱的秃鹰是不是在怀里快闷的没气了。等到魏徽走以后,唐太宗才赶紧把秃鹰从怀里取出来,谁知一看,这只头鹰早就没有气了。唐太宗被魏徽气的哭笑不得。另外魏徽在朝堂上也是,看到唐太宗有什么做的不合适的地方,他就直接在朝堂上指出来,丝毫不给唐太宗留面子。有时候唐太宗被气的脸都绿了,但是魏徽感觉自己说的是正确的,寸步不让,但是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直来直去的建议,才使得唐太宗获得很多有用的意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得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喜爱听到别人的赞美,因为赞美能让我们做事更有信心,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而当我们听到批判的话时,心里往往很不舒适,甚至会烦对方,更别说去分析对方的话是对是错了。现实生活中,我觉得人不能总想着听到好听的话赞美的话,不完美的我们要想进步,就必须得学会正确的面对别人的意见和批判。我觉得唐太宗李世民就给作为老师的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