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第 1 篇:面试试讲教案必修 1 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奇妙的面纱》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2.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课“奇妙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第一框“揭开货币奇妙的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而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因此本框还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涵义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定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理解纸币的涵义及优点 (6)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进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定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育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沟通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老师活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钱。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老师展示 100元的人民币)。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奇妙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奇妙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学生活动:通过老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