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 社会和谐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

高考历史 社会和谐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_第1页
1/7
高考历史 社会和谐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_第2页
2/7
高考历史 社会和谐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_第3页
3/7
社会和谐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观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道家: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应该顺应自然。 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由此可见,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是完全一致的。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身和谐 儒家:孔子提倡“仁爱”,董仲舒推演出“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道家也主张以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 孔子提倡广泛的理解与体贴他人,以此调解人际关系。并以“仁爱”为原则,遵循“宽恕”之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将以“和”为主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礼”。“礼”的作用就是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 道家也极力反对人与人的冲突。老子向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淳朴民风。 佛家主张众生平等;鼓励人们多行善,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社会和谐 一是政治和谐。 “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 二是经济和谐。儒家对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三是文化和谐。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形成了一统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的 “和而不同”文化局面。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和谐 儒家的理想就是“以天下为一家”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 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家各派向往的和谐社会模式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墨家以“爱无差等”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尚力尚贤;佛教以“善地净土”为梦想,强调同体共生、乐善好施。但最具代表性的,最为各家认可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二、西方的和谐社会观 柏拉图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会从“无秩序变成有秩序”,在他的理想王国中,人们各守其德,各司其职,秩序井然。西方早期思想家们把和谐思想应用于民主进程,古希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民主制,民主是社会各阶级的调和品,是人们渴望平等追求和谐的产物。 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以“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 社会和谐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