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1 近代列强侵华与晚清民国统治本专题重在揭示近代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深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原因,可以围绕列强侵华、晚清风云、民国苍桑等线索加以梳理、整合相关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与预测]考试要求掌握近代以来列强侵华的重要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70-80 年代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9 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一战前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日本全面侵华、美帝国主义“扶蒋”侵华等,能够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点出发认识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各种侵华势力在中国的消长变化过程,辩证、客观地分析、评价列强侵华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了解在中国半殖民地社会不断形成和深化的过程中,晚清政府(1840-1912 年)、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年)统治的内外政策,揭示上述政权的反动性及其逐步走向灭亡的内在规律,正确认识近代反动政权的某些统治措施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因素。能力 · 思维 · 方法 1、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根源(1)打开中国门户和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19 世纪 40-60 年代)。侵华的主要国家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的英、法、美和经济发展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侵略的主要手段是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逼签不平等条约,然后进行经济侵略,侵略过程中列强间关系以勾结为主。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也有早期的资本输出。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是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特征的根本原因。(2)瓜分中国狂潮和半殖民地社会的最终形成(19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初)。侵华的主要国家中,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国家势力下降,美、德、日等新兴国家实力上升,独立侵华。这一阶段,列强间争夺多于勾结,矛盾尖锐,但最终走上联合侵华、共同支配、“以华治华”道路。经济侵华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是该时期列强侵华特征变化的根本原因。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对华争夺及日本两次独占中国局面的形成与结束(一战~1945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美国,一度出现日本两次独霸中国的局面,英法成为侵华活动的配角。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为日、美侵华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