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36 等差数列(课前预习案)班级: 姓名: 一、高考考纲要求1.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识别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二、高考考点回顾(一)等差数列的概念1.定义:如果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等于 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 .2.定义式: ,且)或。(为公差)问题: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其中{},{}为等差数列) 3.等差中项:若是等差数列,则称是的 ,且 。 (二)通项公式:(已知是等差数列)1.通项公式:= ,变式: 或= ,变式: (其中)或= 。(函数的一次式)通项公式的形式特点: .当时,为 数列;时,为 数列;时,为 数列。2.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与它等距离的两项的等差中项:即:,由此得到:=(其中)特别地:3.下标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的项: 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三)前项和公式1.求和公式: 其推导方法是 。 公式的变形:= 前项和公式的形式特点: 2.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则3.为等差数列。三、课前自测1.已知{an}为等差数列,a2+a8=12,则 a5等于( ).A.4 B.5 C.6 D.72.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满足:Sn+Sm=Sn+m,且 a1=1.那么 a10=( ).A.1 B.9 C.10 D.553.在等差数列{an}中,a2=1,a4=5,则{an}的前 5 项和 S5=( ).A.7 B.15 C.20 D.254.设 S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 n 项和,若 a1=1,公差 d=2,Sk+2-Sk=24,则 k=( ).A.8 B.7 C.6 D.55.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an}满足 a1=1,a3=a-4,则 an=________. 课内探究案班级: 姓名: 考点一 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典例 1】1.已知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1),则 ;(2),; (3) 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4),则;(5),则;。(6)已知则。(7)若,求 考点二 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典例 2】已知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1)已知.(2)已知前四项的和为,后四项的和为,前项的和为,则项数= (3),则 (4)若{},{}是等差数列,且满足,则= (5)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 10 项,其奇数项之和为 15,其偶数项之和为 30,则其公差为 (6)若=,()则 (7)若,,分别是前项,项,项的和,且=30,=90,则= 考点三 等差数列的判定和证明【典例 3】.已知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