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 3000 字 [庄子读后感] 读他,如涓涓春水融化万丈玄冰;望他,似凌霄仙翁误入人世歧途;念他,像萍水相逢却似曾相识;品他,却是独倚高楼道不尽万古的悲凉。 《庄子》——千百年来落寞文人的心灵港湾。他用他的逍遥拂去尘世的伤痛,用他的达观换来心灵的皈依。他用他的乌托邦俘获了我的灵魂,而踏入他的世界,我却读出了那潇洒的外表下一颗饱含无尽痛楚的心灵。 世人说他逍遥,我却说那是一种无奈。 楚人请他为相治国,它却持杆不顾,以乌龟之典故婉言相拒。人都赞他淡泊名利,参透凡尘,我却看到他的矛盾。为何为相就定会如庙堂龟壳?他所向往的是既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又能像泥塘中的乌龟一样逍遥。难道出世就非要等同于受难吗?他所希望的是没有冰冷的杀戮,没有生灵的涂炭,没有道德的悲伤。世界再无出入之分,处处逍遥才是真正的逍遥。假如这样,纵使居于庙堂之高也享得一世逍遥。可是,世界却被巨大的利益所划分,出世与逍遥成为了永不相容的对立面。这恰恰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但他无法改变,他剩下的只有抉择和抉择后深深地无奈。面对曾经的逍遥世界,他只能无奈地说声抱歉,转身离去,留下悲凉。 世人说他达观,我却说那是一种逼迫。 庄周妻死,他却鼓盆而歌。世人问他为何不哭,他却笑道妻子已经超脱尘世,回到欢乐的故乡。人都说他对情达观,我却看到这是人世的逼迫。人活着的时候是痛苦,只有死后才能回到欢乐的世界,这是多么的悲凉!为什么活着就注定是痛苦?他所希望的是:生也是欢乐,任何生命欢乐的生,欢乐的死。这样的生死无差别,这才能真正的超脱生死。可是,当世界充满无尽的杀戮,人们用自己的脚碾死同等的生命,在一个漠视生命价值的时代,他只有向往死后的欢乐,因为,生就意味着无望。与其说他是达观,倒不如说是他被逼的不得不达观,这是一种无情的逼迫。 世人说他浪漫,我却说那是一种抵抗。 他用奇妙的笔勾勒出天地万物各色的生命。但在这一个个浪漫的故事背后,庄子说了什么呢? 列子御风而行,而凡人为何不能御风而行呢?是因为列子能够与天地融为一体。而是什么让我等凡人和天地分开呢?是一种对尘世的欲望。而正是这种欲望的累加,才有了杀人盈野,尸骨遍城的惨象。 庄生梦蝶,却不知孰是庄生孰是蝶。为何蝶是那么的满意欢乐?因为庄周不欢乐,他向往欢乐,所以向往化蝶。 凤凰只居于梧桐,这是多么唯美的意像。但试问,假若天下具是梧桐的干净,没有腐鼠的臭味。那么凤凰何故百里不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