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合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进展。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薄弱的环节,也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来进行的。建筑施工合同是业主就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承包人为实现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 明确双方相互的权力、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也是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风险合同现象严重。对于承包商来说, 任何工程承包合同的正常风险总是存在的。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法律规范的管理, 且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 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上风, 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约, 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 而承包商迫于生计, 急于承揽工程, 或久未承包到工程怕丧失承包机会, 只能委曲求全, 无条件地接受苛刻条件, 签订一份风险合同。这样就造成双方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 给今后的合同管理带来隐患和争端。 1.2 合同的履约情况差。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运行尚不法律规范, 合同履行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业主不按期支付进度款, 施工单位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 相互扯皮, 欠款工程和延期工程形成了不健康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施工企业因垫资工程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从而导致合同约束力下降, 合同的管理效果不显著。 1.3 合同文本不法律规范、不统一。合同文本是合同协议和条件等条文, 是合同的核心。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加强和法律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 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以更多地体现双方的权利、责任和风险。但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能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合同文本进行签订合同, 采纳一些自制的、不法律规范的文本条件进行签约。对于业主主要是通过自制的、笼统的、模糊的文本条件, 就轻避重, 转嫁工程风险。而有些施工企业亦想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吃回扣等来猎取工程利润,而不是想着通过正当的合同关系猎取利润。这种不法律规范、不统一的合同文本, 严重影响和制约建筑市场和工程合同正常管理工作。 1.4 建筑工程队伍整体素养和管理水平低。改革开放搞活了建筑市场,消化和吸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