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材料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物体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是由于组织结构间的毛细现象造成的,因此材料不同的构造和组成导致吸水性能的不同。 4.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当中去,能部分渗透到木头中,纸的渗透性很强。 5.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有的材料在水中上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6.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7.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这些物理性质可以被观察和测量 8.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木头 1.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2.木头缺点:容易变形、易腐、易燃、质地不均匀、各方向强度不一致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4..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质? 1.筷子坚硬、轻便 2.桌椅易加工、有承重性较硬、不易传热 3.桥墩房梁较硬、有承重性船能浮水上 纸 1.白纸具有的特征 1.白色、轻、薄、软、有点透明、 2.表面比较光滑、折后留有痕迹、 3.容易着色、吸水性较强、 4 比较柔韧、有纤维等特点。 2.造纸术: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绳、破布、旧渔网做原材料的造纸术。 3.古时造纸过程:1.割草伐木 2.烹煮、浸沤制浆 3.舂捣打浆4.纸模抄纸 5.晒干成纸。 4.常见的纸有牛皮纸、腊光纸、餐巾纸、卡纸、瓦楞纸、宣纸、书写纸等。 5 白卡纸用于中档包装类,这是利用它的承重性、柔韧性、吸水性弱等特点。 6.牛皮纸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主要利用它的柔韧性和吸水性弱的特点。 7.餐巾纸利用柔软、吸水性强的特点。 8.瓦楞原纸主要用于运输包装,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利用其轻便、牢固、具有一定的耐压、耐破、耐折叠的性能。 9.一张普通的贺卡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 10.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1.纸的表面在显微镜下看,很(粗糙)。 12.古人用(石头)、(树木)、(甲骨)、(竹简)等作为书画材料。 13.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