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 摘 要:数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敲门砖,一些重大的发明与发现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注重对思维的训练,而哲学更是看重思想散发的火花。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之间究竟会有什么内在的神奇的联系呢?本文将分为三个环节对其中的联系进行诠释:敬畏自然篇,奋发图强篇,海纳百川篇。每篇将会有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哲学将为大家呈现。 关键词:数学;哲学;大自然;集合 1 敬畏自然篇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可谓是不断地向大自然进军,努力的征服自然。直到上世纪,依旧如此,不断宣扬人类霸主的地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地震、沙尘暴、温室效应等带来的一系列的灾难,令我们手忙脚乱甚至是束手无策。大自然开始发出了非常强悍的警告,于是“人定胜天”这种狂妄自大的口号,与大自然的警告不期而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收敛准则。令{an}为一个数列,且 A 为一个固定的实数,假如对于任意的 ε 存在 N,当 n>N 时,有|an-A|<ε,恒成立,此时就称,an 收敛于 A。其实,人类不过是宇宙最美好星球——地球上的一个普通数列。他必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生命极限,人的能力不会无限度的扩张和膨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正如我们众所周知的“绝对零度”不可达,这就暗示了人类的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要妄自尊大,独傲地球,认清人类在世间的位置,我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和进展。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要有收敛的影子。当我们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有节制,每天的使用量必须要有一个节制点,假如不尽的“发散”我们的贪欲,万年资源,岂不一朝殆尽?“Earth is enough to everyone’s need,but not everyone’s greed.”我们必须要珍惜资源,才有可持续进展的机会。大自然无偿的赠予我们巨大(但有限)的资源,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暂且不说感恩回报我们的大自然母亲,但是最起码的敬畏还是要有的。不要去破坏它的平衡,不要去污染她的血液——河流,不要滥伐她的霓裳——森林,努力做到“江月年年只相似(生态平衡,不受污染)”我们才有可能“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类可持续进展)”我们要收敛一下自己的野性,不要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展示我们的贪欲。否则,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人类自己。学会索取为生存,学会 “收敛”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也不要太发散——狂傲,有时候我们会更加喜爱收敛的彬彬有礼的君子,具有收敛性质的人往往会有更好的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