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终有一天会问你死亡的意义,你可以这样跟他说…]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你对于我的意义 “要怎么告诉孩子死亡的意义?” 一位粉丝妈妈在她的朋友圈里向大家询问道。她家孩子 5岁了。五岁的孩子接受不了奶奶突然离世的事实,忍不住问了她这个问题,顿时让这位妈妈难以开口。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棘手的。因为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让孩子正确面对和理解死亡,在国内教育里也是一个空白点,正如性教育启蒙一样。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后,我们的习惯性做法就是闭口不谈和躲避。以为把灾难、恐怖和黑暗等隔离之外,我们就可以保护孩子免受损害。但其实不是的,信息的扁平和极速传播早已攻占了我们的生活,假如孩子对坏消息处于绝对真空的状态,他猎取的消息内容只是片面、和零碎的信息,是家长皱眉的神情,是家长哭泣的脸庞,是家长刻意的藏着捂着,那么最后便有可能出现孩子崩溃的哭泣和莫名的害怕。 01 生命教育的重要 美国有一个教育是叫『生命教育』,而教习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地面对死亡,坦然面对死亡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好的保护是家长亲自告诉孩子坏消息,并教导孩子如何去直面现实。 美国的生命教育体系里,是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从幼儿园阶段便会开展。老师会根据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饲养的小动物死 亡,班里的同学或者同学的父母去世等,老师会告诉孩子这个消息,告诉大家:『死亡,就是再也回不来了,因为身体已经不能动了』。 『我担心是不是我有时候太淘气了,所以妈妈才会离开......其他小孩都有妈妈,不公平!』失亲后最怕活着的人有自我否定的想法,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他才会离开之类的想法。假如孩子以为死亡是因为自己犯错误导致的,老师会安抚孩子:『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事情才让 ta 死去,我们也都希望 ta 还在,但我们一直都会是一家人』。 然后老师会帮助孩子安排各种方式来纪念,甚至还会安排一个特别的时间点,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回忆,让孩子在回忆中学习珍惜,重获力量和走出伤痛。 『我们可以关怀彼此,可以一起说说记忆力的故事,我们可以一起看照片,一会哭,一会笑』,然后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成长:这是一个打击,但那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既然出现在生活中,那就有责任和必要去积极地承担与面对,迅速成长,而不是一蹶不振。 02 如何和孩子探讨死亡 可是面对死亡哪能那么容易?假如父母并没有跟着孩子的生理进展能力去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其实反而会适得其反。 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