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伤人的朋友圈不是设置三天可见,而是那条没有语言的横线]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中秋夜前夕,闺蜜阿姗找我喝酒诉苦:“你知道吗?二丫屏蔽我朋友圈了。” 言辞中,满是难过与不舍。 更加伤人的是,二丫屏蔽了阿姗,却没有屏蔽我的。 虽然我们可以为二丫的行为找出一万个借口,手滑误点做微商等等等,但都不足以抵消“屏蔽”事实所带来的损害。 无论理由如何,朋友圈那条横杠都切实存在,代表对方拒绝你进入她的世界,你甚至没有了立场和勇气,去问她为何如此。 阿姗说,当她充满期待打开对方朋友圈,想要探知二丫生活现状时,结果等来的,是屏幕中显示的一条被点分割的横杠,连仅三天可见都不是。 在一刹那间,她突然对“友谊点到为止”这句话,有了重新的认识。 她本以为,有些人,即使身处他方,彼此之间情分仍然存在。 可现实是,那些曾经说好要一辈子的姐妹,在时间洪流冲刷中,渐行渐远,就连朋友圈都没有了探望的权利。 说真的,以前看到很多文章,说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是关上对方的思念,剪短彼此的一切。 可我却始终觉得,三天可见其实并不伤人,这不过是每个人选择不同的社交模式,一视同仁地将所有人隔离在三天之外。 至少,在她某天更新朋友圈时,还是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 可“屏蔽”一词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它具有针对性,特意不让某人看自己的朋友圈,就像在彼此的交往道路上,设置了一道铁门,上面标着“禁止通行”。 明明没有被对方删除拉黑,那味道却比之更加难受。 想想看,当你怀旧地想起某位老友,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连看她朋友圈的资格都没有了,徒留一个微信列表好友的外壳。 说实在的,这种悲伤,真不是仅三天可见,所能相比的。 PART 02 记得前年有段时间,精神状态萎靡的我,喜爱在深夜发表一些丧气的话语,然后隔天又把它删掉。 为了不让这些睡前妄语影响到家人,让他们担心,所以索性就屏蔽了所有家人的朋友圈。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举动让妈妈很是难过。 刚开始,妈妈只当我没有更新,可时间长了,点开我朋友圈,发现空空如也,就连以往的内容都无法查看时,她才明白自己被我屏蔽了。 后来某天,妈妈忍不住找我,问我为什么屏蔽她和老爸的朋友圈。 她甚至是小心翼翼地询问我:“是不是我们平常喜爱拿你朋友圈的照片给朋友看,所以生气了?你要不喜爱,以后我们都不这么做了……” 当时她说了好多话,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想让我把朋友圈对他们开放,让他们知晓我在外的生活究竟好不好。 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