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韦 谦(桂林市商业银行) [摘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民营企业不断进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本文以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主题,提出具体建议与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其可持续进展。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民营企业在我国迅猛进展,在经济进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实际看,因为体制的、传统的等各方面的原因,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主要表现就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不强、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等。这其中非常突出的就是许多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问题,进而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展。 一、必须建立建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内部控制大多不被重视。随着企业的不断进展壮大,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家族成员来管理的难度在不断增大,所需处理的事务远远超出管理者本人或家庭成员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准备,随着管理层次和经营业务的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经营地点日趋分散化,民营企业的所有者一方面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对经营情况进行常常性监督检查,伴随着企业团队中忠诚程度的递减,信息扭曲程度的不断提高,欺诈交易不断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中对外聘职业经理人的纳用,假如工作上造成损失,很可能难以补救。在此情况下,民营企业必须建立建全内部控制体系。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的素养不高,风险意识淡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养难以与大企业相比,人员存在兼职现象。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与家族管理有关,因企业规模的迅猛扩张,为了强化内部管理开始设立内部控制机制,但对于人员的聘任和培训做得不够,有的来自原来的财务部门,只懂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而有的是家族的成员,连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都不清楚,更谈不上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民营企业人员的风险意识问题淡薄、对风险评估不够,普遍存在着对内部控制熟悉不到位的现象,忽视会计的命脉功能,脱离会计控制。治理人员素养不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偏差,会导致内部制度局部形同虚设,造成企业治理整体混乱。民营企业缺乏的这种风险意识和机制,不管是什么风险,都应该加强风险意识,提高人员素养,建立起可以识别、分析和治理风险的机制,避开盲目扩张等行为。 (二)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 任何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